9月,上杭再次摘得“2018年度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的荣誉。这是上杭连续第三年跻身“十强”行列。
提起上杭,许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金铜产业。近年来,建筑业悄然成为上杭的另一个支柱性产业。去年,它对上杭财政总收入的贡献超过10%。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绿色发展的密码。“推动绿色建筑业发展,促使上杭建筑业转型升级及建筑企业发展壮大。”上杭县委书记傅藏荣表示。建筑业是上杭的传统产业,上杭如何发力,实现“老产业”新增长?近日,记者深入上杭建筑业一探究竟。
绿色发展,剑指“千亿产业”
上杭是“中国建筑之乡”。一个“乡”字,道出了上杭大量建筑企业在外办厂。
“‘八山一水一分田’,这是上杭地理的特点。人多地少,人们以前只能到外头讨生活。”上杭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张军说,改革开放以后,上杭人在广东等地创办了一大批颇有名气的建筑企业。
如何打好“亲情牌”,让“杭商”带回高附加值的项目,反哺家乡发展,上杭在不断摸索。
走访企业中,联泰集团副总经理谢永芹告诉记者,他们回乡兴业,依仗的是当地扶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自2013年以来,上杭扶持鼓励政策一年一更新,为企业及时送上“定心丸”。“建筑市场瞬息万变,施工企业向前冲,政策扶持也不能掉队。”张军说。
在扶持措施中,“绿色”成为最夺目的底色。
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当前社会对绿色建筑认识不够,需要政府引导转变观念。”绿科集团董事长胡进斌说。由上杭县政府投资的绿科集团应运而生,作为启动发展绿色建筑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开始试水。
此外,上杭还建立了绿色建筑业园区,逐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试验田”。截至今年7月底,上杭共有建筑施工资质企业159家。其中,二级以上企业132家。浇筑建筑工业化的“大厦”有了产业基础。
“上杭把建筑业列为‘两个千亿’主导产业之一。目标艰巨,稳扎稳打。”张军说,今年1至7月,上杭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8.58亿元,同比增长10.7%。
大胆尝试,借力政策产业升级
11日,上杭建筑企业的捷报频传。紫金矿业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多宝山铜矿矿区的新厂房试车投产。绿建集团承建了它的破碎系统、精尾矿系统及一期技改工程。
“新厂房主体为钢结构。钢结构建筑属于装配式建筑,搭建过程绿色环保,为业主降低投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也能为紫金走出去铺路!”胡进斌自豪地说,工程使用环保夹心保温板,克服了东北地区的严寒环境。工程周期仅用了11个月。
这是上杭县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典型项目之一。2017年,住建部印发《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因此也被各地视为建筑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之一。
据张军介绍,装配式建筑把现场现浇的施工工艺变成工厂制作,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使用与环境污染,因此成为行业的大势所趋。“这对打造清新福建,有特殊意义。”
乘着政策东风,上杭开始了大胆尝试。
“建筑工业化对工人的技能水平要求高,要帮助建筑业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中欧云建总经理姚巍说。
“让工人上手实操,得到的认识更直观深刻。”胡进斌说,绿科集团正在产业园区内建设中欧装配式建筑制造生产、实训基地,目前100亩土地并购及原有厂房装修改造等工作已完成。
管理人员的储备,也必不可少。今年6至8月,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迎来了来自上杭的50名建筑行业的管理人员,他们在此研修有关装配式建筑的知识。胡进斌也名列其中。在他看来,高层次的学习让自己开了眼界,长了知识。“看清差距,才能放开手脚往上赶。”
在培训方面,上杭有着更远的规划。“我们正为上杭引入国内外高校研学资源,将装配式建筑培训基地落户上杭,辐射周边地市。”姚巍说。
重点培育,“头雁效应”显现
想搅动市场“一池春水”,还要与外地建筑企业“短兵相接”。
“重点工程、大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业主会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往往在项目招标文件中设置业绩门槛。这留给上杭建筑企业的机会有限。”张军坦言。
痛点也孕育着亮点。联泰建设集团承建的惠州巽寮湾怡亨当代艺术会馆就是一个缩影。这个项目采用高层异性钢结构设计,总建筑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
“像这样施工难度很大的项目,我们通常很难拿到。”联泰集团副总经理谢永芹说,“企业迎难而上,仅用3天就完成了精确建模,最终打动了业主香港侨福集团。”
“本领硬,信心就足!那天超强台风‘山竹’来势汹汹,这个项目就在海边,活动板房的顶都刮没影了,但工程还未完工的钢结构主体却巍然不动!”项目负责人邱禄兴说。
在联泰集团,这样的项目还不少。今年1至8月,集团已实现建筑业产值34.32亿元,为上杭贡献税收4542.69万元。类似联泰的上杭建筑企业在市场中搏击浪潮,“头雁效应”初现,“中国建筑之乡”的金字招牌历久弥新。
今年,上杭还出台《上杭县培育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将14家建筑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并设立培育目标。龙头企业引领建筑工业化迈开大步。
然而,在新旧动能转化中,建筑企业既有提速增效的潜力,也面临升级受阻的风险。
“建筑工业化生产是不可逆的过程。生产不达标,装备就对不上,整个工程将功亏一篑,成为企业不可承受之痛。”姚巍说,今年4月,中欧云建引入了120多个欧盟高品质标准,包含产品标准、设计理念、企业管理、人员资格等四方面,力助众多上杭建筑企业获得智慧城市、新农村建设、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施工的“通行证”。
如今,上杭有八成以上的建筑企业都在省外赢得了市场份额,还有多家企业走出国门。